浅述古代巴蜀地区踏歌与竹枝的融合共生竹枝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地域文化环境,巴地地域环境对竹枝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竹枝虽然历经了从民歌到民间文学的发展过程,但其祭祀传统仍然存在,原因正是由于巴蜀地区本身崇尚祭祀的文化环境,与此同时,踏歌也是从巴蜀地区文化中孕育的,两者有着融合发展的相同地域因素,刘禹锡被贬楚地之时,观当地风土,每祷祠之时人们歌竹枝,他认为竹枝是仿楚地祭神乐曲而作的,即屈原所作乐曲,实际上和宋荆湖民俗歌场踏歌都为楚俗,可见民间祭祀中更显现出踏歌及竹枝的楚俗特征。
联歌竹枝即歌竹枝词,歌者扬袂睢舞,体现巴人民间即兴歌舞的特征,也显现唐代创作乐曲的即兴特点。因以演唱乐曲多为妙,齐柏平认为这里的竹枝歌具有赛歌性质。因此可以认为竹枝歌和现在的对歌、赛歌也是有所联系的。联歌也体现竹枝的演唱形式有和唱,例如竹枝诗中的竹枝女儿皆为和声,是和唱的形式。巴地踏歌运用于不同场合,且多用笛和鼓伴奏。
1、青蛙、竹节虫、尺蠖等动物身体的颜色、形态对他们的生存有什么作用青蛙身体颜色是属于保护色,而竹节虫和尺蠖身体的颜色、形态被称为拟态,就是模仿一些物体来保护自己,以免被天敌发现,两者都是属于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生存几率。1、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2、多数竹节虫的体色呈深褐色,少数为绿色或暗绿色。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
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3、尺蠖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由于幼虫的行为很具特色,因此尺蛾科有些种称作尺蠖蛾。到19世纪末期,英国中部地区的林地由于大型工业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煤烟污染,树干变黑。
2、什么是竹枝词?与七绝有什么不同?只要不合格律的都可以被定为竹枝词,但是七绝的话却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且要对仗工整,言语简洁,字数不能超过七个。毫无疑问,竹枝词是一种诗歌,是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而来的。民间竹科用语不是很规范严谨,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大胆,民族气息浓厚。后来,一些文人接触了竹枝词,非常喜欢。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创作出具有民族色彩的诗歌。
3、竹节词什么意思想询问一下,竹节词的由来,谢谢江陵竹枝词袁宏道(一)龙洲江口水如空,龙洲女儿挟巨艟。奔涛泼面郎惊否?看我船欹八尺风,竹节词,唐代乐府曲名。也称竹枝、竹枝子,本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间歌曲,唐代《竹枝词》歌词不甚拘平仄,可歌唱,后来用为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