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天下杨姓一家亲天下杨姓一家亲,问祖寻脉东汪村,溯源弘农乃望郡。瓜瓞绵绵数世孙,螽斯振振序不紊,家族传承拜祖恩,邢台开发区东汪村杨姓乃名门望族,杨姓族谱保存相当完好,据族谱记载:东汪杨姓源自陕西弘农。康熙陆拾壹年杨氏祠堂石龛完整刻录自大明永乐二年迄至十九世祖谱系,大清同治二年又对大明永乐二年二世祖杨荣夫妇重新树碑立传。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杨姓在中国历史上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一个姓氏,历代名人辈出。秦汉魏晋时期有“四世三公”(杨款、杨震、杨彪)和“西晋三杨”(杨骏、杨珧、杨济)。隋朝达到顶峰,杨姓建立帝国并成为国姓;唐朝的杨姓继续辉煌,一共有11个人当上宰相;宋朝杨家将,明朝的名臣“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等等。而且,在历代状元中,杨姓有22个。

在受姓始祖这个问题上,争论从宋朝开始到现在就没停止过。当然,在学术问题上,各说各有理。杨姓主要来源于姬姓,而且是杨姓历史上有名的“三封杨侯”。姬姓是黄帝的姓氏。一脉相承姬姓的周武王死后,儿子姬诵即位,即周成王。周成王封同父同母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封地在古唐国(今山西闻喜东北)。后来,周康王封叔虞的二儿子杼为杨侯,封地在杨国(今山西洪洞东南)。

杨姓起源: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杨侯。后来,杨地并归晋国。尚父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有晋水,就改称晋侯。
唐叔的后裔有封在杨地的。杨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春秋时灭於晋国,成为晋国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姓杨。被封於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另外,还有杨氏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从西晋末年起,杨氏开始从中原迁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迁徙:一是晋永嘉年间,中原动荡,有13姓族人入闽,其中有杨姓;二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从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者有杨永、杨珍等杨姓校尉,他们的后代散居在闽、粤、台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杨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