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及兵马桶坑。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住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于1974年被发现的兵马俑坑则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坑内存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这些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膜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
1、陵园和公墓有什么区别?陵园,属墓地的一种安葬形式类型,原则上讲是为了纪念在某事件中或有着威望或有一定贡献人物而设的墓地。如烈士陵园等都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抗美援朝保家卫而献身的。为了纪念他们而建的纪念性墓园,有着一定历史阶段代表人物的墓群就是陵园。目前管理机构为民政部为主。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公墓反映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美学和卫生上的考虑,有时因陋就简,有时富丽堂皇,甚至超过生者的居住区。
2、什么是民族陵园民族陵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种用来纪念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民族陵园通常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墙、纪念广场等,以及其他形式的纪念设施,以表达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民族陵园是指用来纪念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英雄人物的大型纪念公园,通常有群众纪念活动。这些陵园经常分布在该民族历史和文化最活跃的地方,可以帮助每个人重新认识他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