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解,封神第一部中,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当然姓姬了,但他这个称呼是对的。相反,姬发和他的爹姬昌的叫法才不对,上古时代,姓和氏是两个东西,姓别婚姻,氏分贵贱,说通俗点,就是姓是用来区分你是哪个族群的,同族的人同姓也是同一个母系,所以同姓的人是不能结婚的,这叫别婚姻。而氏,是用来区别职业、身份、籍贯的,这叫分贵贱。

注意,是女子称姓,男子是不能称的。所以姬发是不能说他姓姬、叫姬发的。同样的,姬昌也不能叫姬昌,姜子牙也不能叫姜子牙。那男子要怎么称呼呢?上面说了,氏是男子用来区分职业,身份,籍贯的。比如姬昌,他的身份是西伯侯,那他正式的称呼就应该叫西伯昌,或者以国为氏,理论上叫周昌也可以。但按当时的风俗,以官职身份为氏的优先级要高于以国为氏,所以叫周昌不多见,除非是他爹还在的时候可以这么叫,他继承了西伯侯的爵位就不适合叫了。

没有与之有世仇的姓氏来姓,拼音:lái,注音:ㄌㄞˊ。符姓在历史上没有世仇。比较著名的姓氏世仇有:岳和秦,起源是岳飞和秦桧;姬和赢,起源是周朝和秦朝。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姓氏代表了一个族群的起源与发展壮大,一个族群难免会与其他族群发生摩擦,甚至出现国仇家恨的情况,形成两姓后代男女间不能通婚或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

为什么李姓和朱姓结了这么大一个梁子呢?大家知道李姓在唐朝可是国姓。姓李在唐朝可都是皇亲国戚王宫贵胄。然后李氏皇朝的统治却被一个姓朱的人给终结了,没错这个人就是朱温。唐朝末年,军阀朱温造反,当了皇帝。建立了后梁。也直接宣布唐朝灭亡。大家想这姓李氏皇族当时非常的器重朱温,还让他做节度使。

姓氏由来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别:1、在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传说上古时代神农氏的母亲叫女登,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姑、姬、姜、妫、姒、姚等。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
3、以古国名为姓。虞、夏、商朝都有个汪芒国,汪芒的后代乃姓汪;商朝有个在泾渭之间的阮国,其后代便姓阮,4、以封地为姓。造父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周昭王的庶子被封于翁地,因而姓翁;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邢国为邢侯,他的后代便姓邢,5、以官职为姓。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